丝绸之路上的历史风光:一带一路上那些国家的地理人文(套装10册)_第二章 历史尘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历史尘烟 (第13/13页)

公司,又成立空军,建立学校、医院,发展文教卫生事业。这个新生国家,在伊本·沙特的领导下充满了勃勃生机。
  伊本·沙特有着对历史超凡的悟性,以及更为灵敏的政治嗅觉。在阿拉伯半岛的历史上,伊斯兰派别之间的矛盾可以导致国家动乱,伊本·沙特深谙这一点。在宗教方面,他实行宽容政策,允许不同教派存在,并使他们和平共处。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明智地采取了中立,以及亲英美的政策。这使沙特王国持续地获得了英国的经济援助。1945年2月,伊本·沙特接受了美国罗斯福关于其向轴心国宣战的建议;3月,沙特阿拉伯正式向轴心国宣战,并因此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
  1920年,伊本·沙特与叙利亚国王费萨尔在一起。
  早年的征战使伊本·沙特晚年伤病缠身,腿伤多年来一直折磨着他,罗斯福总统便定做了一个和自己使用的一模一样的轮椅送给他,伊本·沙特一直用到去世。
  1953年11月9日,有“沙特阿拉伯王国国父”之称的伊本·沙特国王在塔伊夫病故。
  强国之路
  当垄断着沙特石油的美国人为获得巨额利益而疯狂开采时,沙特王国的有识之士早已意识到:属于民族的资源权益岂能让异族人白白攫取。一场新的争取民族经济权益的较量又开始了……
  ◎夺回民族资源的斗争
  自沙特王国将土地租给阿美石油公司以后,阿美石油公司凭着低廉的成本和高质量的产出而获得了巨大利润。在伊本·沙特晚年时,他意识到作为民族资源的石油开采权和经营权不能完全掌握在美国石油垄断资本的手中:凭什么绝大多数的利润都被美国人攫取,而本国的沙特人却未能享受到自己土地上的财富。按照最初的协定,阿美石油公司支付给沙特的油田使用费为每吨原油1.66美元,只相当于其所得利润的十分之一。这个差价无疑是惊人的。
  2005年9月17日,沙特石油部长纳伊米在维也纳召开的石油输出国组织年度峰会上接受采访。
  为了维护民族利益,沙特向美国不断提出要提高石油收益和改变石油税制的要求。经过数番据理抗争,1948年,阿美石油公司被迫将产地使用费上涨到每吨2.4美元。这个小胜只是沙特同美国石油垄断企业的第一次交锋。1950年初,沙特政府颁布法令,要求其境内经营的所有外国公司向沙特政府缴纳占它们利润50%的所得税。同年12月,阿美石油公司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分出一半的净收入交给沙特政府。至1956年,沙特的年均石油收入已超过2.5亿美元。
  继沙特在获得对半分成利润的胜利之后,沙特政府继续为争取维护民族资源的权益而斗争。1960年9月,沙特与第三世界国家的石油出口国团结起来,包括中东的伊朗、伊拉克、科威特等以及拉丁美洲的委内瑞拉等在巴格达举行会议,宣布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制定了统一的石油政策,逐步削弱国际石油公司对油价和产量的控制权。
  ◎维护民族利益的胜利
  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东产油国与西方独立石油公司签订了合营制的石油勘探开采合同。譬如,伊朗国家石油公司于1957年8月,同意大利国家石油公司的子公司阿普及签订了双方各占50%股份,以及阿普及上交一半利润所得税的合同。同年年底,沙特政府与日本的阿拉伯石油公司签订了合营制的合同。合营制的出现,突破了以往以租地为形式的制度,可以使沙特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从长远来说,此模式可以使得中东产油国有机会收回所有石油开采权和经营权,也即将其国有化。
  1953年,伊本·沙特临终前把长子沙特和次子费萨尔叫到床前,要求他们发誓,团结协力治理国家。去世后,大儿子沙特即位任国王,随即沙特的弟弟费萨尔亲王被立为王储,一同执掌权力。在沙特国王在位的11年里,由于不善于治理国家,又一次引发了国内外的危机。1962年9月,在众多王子的支持下,次子费萨尔接管国家的全部权力,成为摄政王。1964年11月,沙特国王终于在一片反对声中被废黜,费萨尔在多数王子的赞成下登上王位。费萨尔深孚众望,是个贤明的君主,他提出了著名的治国“十大纲领”这个建设沙特王国的大政方针,对现代沙特阿拉伯的发展进步产生了深远而重要的影响。
  1975年3月25日,费萨尔国王不幸遇刺身亡,其弟哈立德继任国王兼首相。在费萨尔执政期间,制定下了通过逐步购买股权的方式,收回沙特阿美石油公司控制权的政策。自1978年起,沙特阿拉伯每年增持阿美石油公司5%的股份,至1982年沙特阿拉伯政府持有公司51%的股份,实现控股。在支付了5亿美元的赔偿金后,沙特政府持股比例提高到60%。石油国有化的成功为哈立德国王时期的经济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