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吉尔吉斯斯坦 (第6/8页)
民更深刻地了解中国文化。 曾任吉尔吉斯斯坦副总理的鲍尔朱洛娃对李白非常推崇,她为《李白诗集》作序,称“理解诗人的诗歌,进入他的世界,会使精神更加富有和纯洁”。在序中,鲍尔朱洛娃鼓励吉尔吉斯斯坦人民“深入探索那难以捕捉的,优美、复杂的思想感情”。 如今,盛极一时的碎叶城已成为遍地瓦砾,但它做出的历史贡献永世长存。它不仅连接起中亚与东西方商贸往来的通道,还连接起经久不衰、以李白为代表的“文化丝绸之路”。 “中亚明珠”伊塞克湖 吉尔吉斯斯坦有句古谚语:“没有到伊塞克湖,就不算到吉尔吉斯。”伊塞克湖镶嵌在天山山脉中央,北接昆格山脉,南依泰尔斯山,水面海拔高度超过1600米,被称为“半空中的一面镜子”。伊塞克湖四季不冻,湖水蔚蓝澄澈,像一颗宝光流动的明珠,在辽阔的中亚土地上绽放出璀璨光芒。 在伊塞克湖游玩嬉戏的人们 ◎巍峨雪山下的碧水金沙 伊塞克湖的历史极为悠久。2500万年前,伊塞克湖还是辽阔的草原盆地。随着频繁的地壳运动,四周山体积雪不断融化,在低洼地带凝聚成湖,即伊塞克湖雏形。到了冰河时代,湖区在酷寒下结成一大块坚冰。冰河时代结束后,坚冰融化,水位降低,逐渐形成如今的伊塞克湖。 沿楚河流域行进,常年白雪皑皑的天山遥遥在望,经过连绵起伏的土柱、秃岩,踏过淡红色黏土层,一泓碧清水波呈现在面前,这就是伊塞克湖了。远远望去,天空蔚蓝,湖水澄碧,山头雪白,草原葱郁,各种颜色和谐地融为一体,如同一幅绝美的风景画。 湖畔是金黄沙滩,沙质细滑,粒粒金黄,毫不逊于海边沙滩。无风的时候,广阔的湖面上水平如镜,清晰地倒映出蓝天、白云、雪山,静谧而又安然。每当风起,澄碧湖水好似一匹上好绸缎,抖动出一波又一波丝滑褶皱,一层层扑向金色沙滩,发出悦耳的拍打声。放眼湖面,湖色映照着山色,天光交织着水光,景色美不胜收,让观者不由自主心生“不似在人间”的感慨。 出土于伊塞克湖区域的墓碑石 湖岸生有茂密的芦苇丛。每到秋冬两季,很多水鸟飞到此处过冬,芦苇丛变得格外热闹。若不小心惊动它们,湖面上顿时出现万鸟齐飞的壮观场面,扑簌簌的拍翅声震耳欲聋。为保护湖畔原始生物及冬季“来客”,吉尔吉斯斯坦政府特意建立了伊塞克湖野生动物保护区,严禁人类用各种名目去打扰它们的安居生活。 在伊塞克湖北岸,昆格山麓一路倾斜而下,延伸至湖畔。这段斜坡石块遍地,形成层次分明的阶梯状。据地质学家解释,这种地貌很可能是伊塞克湖湖面萎缩时,湖水逐步后退形成的。 历史上,对伊塞克湖最早的记载见于《大唐西域记》。玄奘法师曾形容这里“周千余里,东西长,南北狭,四面负山,众流交凑,色带青黑,味兼咸苦,洪涛浩瀚,惊波汩忽,龙鱼杂处,灵怪间起……水族虽多,莫敢渔捕”。从记载中可以看出,唐朝时,伊塞克湖的风光和如今没有太大区别,只是不知当时的“灵怪”是什么水生生物了。 伊塞克湖湖水盐度高,富含多种矿物质,不适宜人类饮用,但湖滨地带的农业、畜牧业受益匪浅。伊塞克湖附近居民大都以农业、畜牧业和旅游业为生,湖滨建有多所疗养院和度假村,满足各地游客的不同需求。 ◎似真似幻的古堡传说 古代的吉尔吉斯人没有足够的科学知识,关于伊塞克湖的成因,他们编造了很多传说。其中,古堡传说最为深入人心。 相传在很久以前,高高的天山上建有一座华丽的城堡,城堡主人凶悍残暴。山脚下,住着一位美丽的牧羊姑娘。一天,姑娘在放羊的时候,邂逅了一位英俊骑士。骑士把姑娘扶到自己的马背上,带她走啊走啊,走到山上极高的地方。骑士把手上的戒指送给姑娘,告诉她,他会很快再来看她,这枚戒指可以帮助她远离灾祸。 从此,姑娘总是一边牧羊,一边痴痴等待心爱的骑士。由于心有所属,她拒绝了很多求亲的人。城堡主人听说了姑娘的美貌,带着礼物下山求婚,同样被姑娘拒绝了。城堡主人恼羞成怒,宣称一定要娶回姑娘。姑娘惊惶之下,独自上山找寻骑士,可全无心上人的踪影。慌乱中,姑娘丢失了骑士赠送的戒指。下山路上,姑娘和城堡主人派来抢亲的人狭路相逢,被挟持到城堡中。在城堡主人的逼迫下,姑娘宁死不从,喊着骑士的名字跃出窗外,跳入万丈悬崖。就在姑娘跳落的瞬间,地动山摇,从周围山谷中涌出大量洪水,冲垮了城堡,形成了一片大湖,这就是伊塞克湖。 伊塞克湖滨沙滩和遮阳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