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6节 (第1/2页)
??又跟陆时秋提起火车的出现,将会对商机造成巨大伤害。 ??陆时秋想到红树村那些商队。 ??如果真是这样,其实未必会造成伤害。 ??至少他们的蛤蜊可以卖到京城了。 ??以前想都不敢想。因为京城太远了,根本不划算。 ??现在想想,火车一节车厢就能运几吨,到了后,就能把货卸下,多划算。 ??陆时秋跟严府管家聊了一会儿,对方就告辞了。 ??陆时秋挤进去问火车券的事情。 ??一年利是6%,两年利是7%,三年利是8%,四年利是9%,五年利是10%。最多可以买五年。 ??苏沫阳家里做生意,再加上他接下来还要任职,花费比较多,所以他只买了一百两,五年的利。 ??用他的说法,他就当这些银子打了水漂。 ??沈青墨买了一千两,三年的利。方永康买了五百两,三年的利。 ??陆时秋手头银子不少。 ??但是这个火车券还是有一定风险的,他只买了五万两。一到五年,每个一万两。 ??几天后,商部公布铁轨布置图。 ??商部集了多少钱,陆时秒不得而知,但是这次从南至北,中间经过十三府,全长总共三千里,震惊全国上下。 ??建立铁轨就意味着,要有许多百姓前去干活。 ??商部已经发布征调令,每天付三十文酬劳,征调民工。 ??古代都是勉强服劳役的,商部却是付酬劳,而且这个钱并不少。 ??条令发出,不少百姓人心浮动。 ??陆时秋看到这条,忧心自己的育婴坊。 ??带着三个女儿去城外查看,却看到育婴坊还有十来天就能建成。 ??陆时秋这才放了心。 ??没几日,殿试正式来临。 ??这次殿试题目跟会试是丝丝相扣的。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一条鞭法的利与弊? ??几天前,女皇批阅完会试卷子,成绩发放,立刻跟朝臣们讨论会试题目。 ??一开始朝臣是拒绝,但是女皇天皇态度强硬,硬是革除了几位守旧派大臣。 ??底下朝臣不得不同意。 ??但是商量完,朝臣们定出来的政策是“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家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这样大大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 ??具体实施是三条: ??一:清丈土地,扩大征收面,使税赋相对均平。 ??二:统一赋役,限制苛扰,使税赋趋于稳定。 ??三:计亩征银,官收官解,使征收办法更加完备。 ??一条鞭法出来后,也曾在朝廷的邸报中刊印过。 ??月国藏书阁就有售卖,只要时刻注意时政几乎没人不知道。 ??这题是考进士们的观察力与思考能力。 ??这世上没有一条政策是完美的。 ??哪怕是这个看似能够解决“土地兼并”的方法,也不代表它不会出现问题。 ??时间眨眼即过,两个时辰,很快到来。 ??等他们从宫里回来,陆时秋看着他们脸上带笑,“怎么了?” ??沈青墨也没想到,“先生,这次题目真的跟‘一条鞭法’有关。您真的猜到了。” ??陆时秋看到邸报后,就让他们围绕这个题目写了一篇策论。 ??谁成想,还真就考到了。 ??就连陆时秋自己都没想到他运气这么好。 ??当殿试成绩公布,陆时秋傻眼了。 ??他的徒弟,沈青墨居然一跃成了状元。 ??从一百多名直接跃成第一名,这进步速度堪称奇迹。 ??往年会试名次和殿试名次只是微调,今年名次变化极大。 ??不止沈青墨一人调整了名次,不少人名次都变动过。 ??像方永康会试是二十名,殿试提高到第六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