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古韵风情 (第10/10页)
缩影,也是一条凝固的历史之河,它通过一件件陈列在眼前的文物古迹,将这片土地上的4000年往事零零星星地呈现出来。 伊朗国家博物馆从外观上看,博物馆是一栋红砖建筑,门廊和入口是巨大的砖结构拱顶,仿照典型的萨珊王朝时期建筑——迪斯福里王宫的建筑风格建成。 ◎古伊朗博物馆 位于德黑兰的伊朗国家博物馆是伊朗最大的历史博物馆,它的总体建筑面积约为18000平方米,馆藏文物多达30万件,包括史前文物、公元初到伊斯兰时期的文物及伊斯兰后期文物。 这座国家博物馆分为东南两大展区,南楼展区即古伊朗博物馆,该馆建于1937年,内部共有三层。古伊朗博物馆里约有一万件展品属于史前文物,它们大多是石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石器、象牙、金属和陶器等,最古老的文物是一支石箭。这支石箭于1974年在霍拉桑省的卡什夫鲁德河一带出土,迄今已有60万年~70万年的历史,是伊朗国家博物馆中最古老的出土文物,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物之一。 在德黑兰附近雷伊地区和加兹温出土的红色陶器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最美丽的是一只公元前5000年的瓷碗,瓷碗里面绘有几组举手站立的人物图像。据专家考证,他们可能是在举行某种宗教仪式。 其他展品的时间跨度涵盖了米底、阿契美尼德、塞琉古、帕提亚和萨珊时期,比如帕提亚武士雕像、波斯波利斯的双牛首柱头与各种陶器、铜器、铁器和建筑装饰等。这些展品做工极为精巧,其中有只金杯高17.5厘米,直径14厘米,表面雕刻着飞牛图案,制作和雕刻可谓举世无双。人们推测,它可能是大流士一世使用的纯金号角形酒杯。 另一块汉谟拉比石碑也比较引人关注。石碑高2.15米,宽2.83米,上面刻有国家法律条款,是世界上史有记载的第一部人类成文法。它早先由法国著名考古学家迪姆尔冈发现,可是由于一个小小的失误,原来的石碑被迪姆尔冈从伊朗运至法国博物馆,留在伊朗国家博物馆中的这一块则是复制品。 波斯帝国君主大流士一世雕像 这座雕像是当时埃及人雕刻的,送给大流士一世的礼物。 ◎伊斯兰历史博物馆 安息武士铜像 东楼展区是伊斯兰历史博物馆,内部分为四层,其中两层用来展示伊斯兰时期的各种文物古迹,另外两层为活动或工作场所,包括会议厅、临时展览馆等。 伊斯兰历史博物馆里比较重要的展厅有《古兰经》展厅、波斯语书法展厅、铁器和布匹展厅、文学科技展厅。在《古兰经》展厅里陈列有历代精美的《古兰经》手抄本和《古兰经》装饰等,包括几百年的数套珍本,最古老的一套版本使用库法体写在羚羊皮上。在波斯语书法展厅里有许多著名波斯书法家的名作、书写用品和古代的笔墨纸张等,其他还有各种水彩画和印度、蒙古、伊斯法罕等风格的精美图画。铁器和布匹展厅里有古代铁器、战争武器和精美的纺织品,以及古代服饰等。文学科技展厅里收藏着许多文学、科技和历史书籍,最古老的当属一部于公元1161年编辑的语法书籍。这些书籍内容丰富、装订精美,浓缩了各个时代的文化成就。 此外,伊斯兰历史博物馆还有照明用具展厅、天文器械展厅和文房四宝展厅。照明用具展厅里陈列着伊斯兰初期至萨法维王朝末期的各式各样的陶瓷油灯和灯笼,天文器械展厅里陈列着各种星盘和其他天文学方面使用的器材,其中有一件于公元1162年由穆罕默德·本·哈米德伊斯法汗尼制作的星盘。文房四宝展厅也有不少看点,因为书写在伊斯兰教中是一项神圣的工作,穆斯林重视书写,也重视书写工具笔、墨、纸、砚。笔和砚的装饰非常美观,有些砚的四边用金银装饰,有些砚雕刻着美丽的花纹,另一些放笔的专用笔盒,做工精致雕刻优美,展现出伊斯兰匠人的精彩技艺。与许多国家的博物馆相比,伊朗国家博物馆的面积不算多么大,文物也不算特别多,但它集中展示出的一大批精华古物,真实体现了伊朗处于各个发展时期的社会状态。从这个角度来看,伊朗国家博物馆确实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博物馆之一。 波斯波利斯巨型浮雕 中间坐着的是薛西斯一世,紧随他身后站着的是王太子,再后面是大祭司和携带武器的卫兵,薛西斯一世面前站着一位前来拜见他的贵族,贵族身后也是携带武器的卫兵。 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双牛首柱头 这是波斯波利斯宫城遗址里出土的唯一保存完好的柱头,它原本是一根巨大石柱的顶端,用以支撑一栋宏伟建筑的屋顶和横梁。 制木乃伊 大约在1800年以前,伊朗西北部某座盐矿发生了一场灾难性的岩石崩塌,一位采盐工人掉进盐矿里不幸遇难。1800年以后,人们在此地发现了这具埋在盐堆里的遗体。由于盐环境不仅能够杜绝细菌生长,还能起到干燥的作用,故而遗体较好地保持了原样,成为一具盐制木乃伊——伊朗的考古学家们将其称作“盐人”,并认为“他们足可以引导未来的考古研究。”伊朗国家博物馆里就保存着这样一具盐制遗骸,不过遗骸只剩下了头部和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