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璀璨的文明 (第14/15页)
夫拉雕像 既然马里埃特是法国人,那么埃及博物馆的建筑风格就不可避免地朝着欧洲发展,于是便有了罗马式的圆拱、爱奥尼亚式的立柱……这也应该是19世纪殖民活动的缩影。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如此恢宏的建筑外表下,竟然是一个简朴的展览馆——装修简朴,陈列设计简朴,感觉博物馆就是那样随意地将文物一放,没有灯光辅助,也没有详细的说明文字,甚至有的展品已经落了灰尘。看上去它更像一个货柜,堆放着历年的积压品。然而这丝毫不影响它的魅力,因为那里的藏品,都来自三四千年前,那是世界上不可复制的历史痕迹,是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正是藏品本身太过耀眼,所以陈列它们的建筑根本不需要雕琢。 ◎来自图坦卡蒙法老陵墓的神秘 埃及博物馆一共有两层,一层按照时间陈列着上古时期、古王国时期、中王国时期、新王国时期、埃赫那吞时期、第三中间时期和希腊罗马时期的文物。一路浏览过来,就是整个埃及的发展历史,有辉煌,也有被外敌入侵的毁灭;有历史的起承转合,国家的兴旺衰败,也体现着君主的精明和昏庸。 在一层最重要的位置,放置着出土于赫拉康波里斯的纳尔迈调色板,它如同一对石盾,上面雕刻着纳尔迈王美尼斯统一埃及,建立第一个埃及王朝的事迹。调色板的正面,国王戴着象征着埃及南部的白冠,手握权杖,与敌人展开正面交锋;调色板的背面,国王戴着象征埃及北部的红冠,正骄傲地看着战败的敌人。正面和背面,代表埃及南北的统一。 在调色板之外,最令人震撼的应该是金字塔时代著名的法老雕像,比如建造吉萨大金字塔的胡夫、哈夫拉、门卡乌拉等,还有在萨卡拉建造层级金字塔的左塞王。有趣的是,在雕像旁还展示着国王的日常生活,比如和妻子的相处。 展厅中还有一座超过4米高的雕像群,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阿蒙霍特普三世和王后以及3个女儿。从巨大的身姿中可以看出他在埃及人心中的地位,这位法老年幼登基,亲手打造了第十八王朝的鼎盛时代——他打开国门,积极外交,跟巴比伦、叙利亚北部的米坦尼、塞浦路斯等国相交甚好,缔结了政治以及贸易往来的经济同盟,极大地推进了埃及的繁盛。除此之外,他修建了诸如西底比斯神庙、卢克索门农巨像等闻名世界的伟大建筑。二层是专题展厅,最受瞩目的无外乎法老的陪葬品和木乃伊陈列室。它们非常契合人们对法老陵墓的好奇心和探秘精神,所以从开馆以来就人流不息。 图坦卡蒙黄金面具。图坦卡蒙不是埃及最有作为的法老,但他的陵墓却奢华异常,也因此,他成了埃及历史上最出名的法老。 在诸多陪葬品之中,法老图坦卡蒙的陵墓宝藏最受欢迎。图坦卡蒙的统治时期,处于第十八王朝的没落时代,但后人并没有以“亡国之君”来评价他,因为他还没来得及做出些政绩就离奇死亡了,去世时只有18岁。他的死因是什么,长久以来没有定论,或许是疾病,或许是意外,但更多人认为是一场政治阴谋。正是死因成谜,才让年轻的图坦卡蒙的墓穴充满了神秘感。 1922年,英国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找到了图坦卡蒙的陵墓。这在当时轰动一时。从第十八朝开始,是埃及的新王国时代。新王国的法老们,较之从前更懂得保护自己的陵墓,他们会选择在人迹罕至的深山秘谷中建造陵墓,并把入口藏得非常隐秘。然而他们没想到未来技术的发展如此迅猛,就连盗墓技术都与时俱进,各种探测仪器和工具层出不穷,尽可能地满足盗墓者的一切需要。到了20世纪,考古学家已经很难找出一座完整的陵墓。所以当霍华德·卡特找到未被盗窃的图坦卡蒙陵墓时,整个考古界都为之振奋,这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一次考古发现。 图坦卡蒙陵墓出土的黄金座椅,座椅上的人物是图坦卡蒙及其王后。 同时,关于图坦卡蒙的诅咒,也随之而来。 图坦卡蒙陵墓中的陪葬品被一一取出,小心翼翼地运送到埃及博物馆。但事后不久,考古队和负责运输的工作人员接二连三莫名死亡,人们都说,是霍华德·卡特触动了图坦卡蒙的诅咒。 诅咒,这听起来令人毛骨悚然,可细想又觉得难以相信,但奇怪的事情就这样一件件发生着:1972年,图坦卡蒙的陪葬文物送到英国展出,埃及博物馆馆长加麦尔·梅赫莱尔因心脏病猝死;负责此次展出的承包商在展览开始前一天猝死。 不管是否跟诅咒有关,死亡总让人胆怯,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图坦卡蒙的好奇。 图坦卡蒙最有名的是黄金面罩,开罗街头有许多仿制品,大多游客都会买一两个带回家。这具黄金面罩重11千克,纯金打造,上面镶嵌有各种珍贵的宝石,像天青石、绿松石、白石英、黑曜石、红玛瑙等,它们沿着法老的面部轮廓排列,就像用浓墨勾勒出的人脸,只是耀眼了许多。 在图坦卡蒙棺木的两旁,是两尊2米高的灵魂雕像,以象征尼罗河淤泥的黑色为主,以金箔包裹头、肩、胸和腰部。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他本人的雕像,各个俊朗非凡。让人不禁想象,活着的图坦卡蒙该是怎样一位英俊的